前几天,一个朋友遇到个憋屈事儿:和几个老家来的亲戚去一个大饭店吃饭。朋友做生意的,很有钱,但穿着不讲究。点完菜,服务员说:先结账后上菜。朋友火了,双方吵起来。值班经理来了,瞅见桌上的一个很牛叉的汽车钥匙,马上道歉,事情得到解决。
在饭店吃饭有两种付款模式:一种是先付款后吃饭,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另一种是先吃饭后付款,中国大多数饭店都是这样。两种模式都有同样的担心:我履行完义务享受不到权利怎么办?顾客先掏了钱,但饭店不提供饭菜;饭店提供了饭菜,但顾客不买单,俗话叫吃白食。
在国际贸易上也存在同样的担心。商人们的对策是:贸易双方存在信任的,TT方式付款;双方不是特别了解的,信用证方式付款,就是找一个大家都信任的银行做担保。银行也不是慈善机构,替他们出了信用证,会收一笔费用。但这种办法在饭店不适用,为吃顿饭还得去银行办信用证,等证办下来,人早就饿死了。
所以饭店、顾客一般靠常理判断合同能否得到履行。顾客认为饭店不会为了讹一两个顾客的钱吓跑大批潜在的顾客。饭店认为只要顾客有钱,吃完饭就会买单。但究竟有钱没钱呢?这就靠眼力。上述饭店的服务员仅仅看到顾客衣服一般,不像有钱人,就担心顾客的合同履行能力;值班经理注意到了车钥匙,认为饭钱至少可能会有一辆高级轿车做质押物,饭店收不到对价的可能性低。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吃饭这事儿上绝大多数时候是顾客吃白食。顾客吃饱了喝足了把嘴一抹说:没钱,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吧。饭店能怎么办?打他一顿?法律会拦着;像周星驰的电影《白面包青天》中那样以劳务抵偿?请神容易送神难。最后只好让人家走,记在黑名单里,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但也有不敢记黑名单的。老辈子在天津,小混混在饭店吃完饭,人家要他结账,混混拿出一把刀在自个儿腿肚子上剜下一块肉往桌上一扔,面不改色地问:这么多够吗?还有那些在政府某些部门的人,正好管着你呢,吃完饭人家假装去结账,你还得说:您来小店吃饭是给面子,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能收您钱?
桌上的肉也好,桌下的权也好,都属于“不找你麻烦”性质的对价,饭店要是“拎不清”,损失肯定不止一两顿饭钱。
现在在饭店吃白食的少了,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富裕了,很少有人单纯为吃饱肚子去想馊招儿;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稳定。
但少并不是没有。近年来偶尔会曝出某地城管队员、街道办人员在饭店吃白食的新闻,人家不同意,就瞪眼睛挥拳头拍桌子,吃白食变成吃霸王餐。这是吃白食里最赤裸裸、档次最低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饭店事先给特殊人士一张卡,卡里有没有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客人吃完饭要装模作样地在前台刷一下,饭店完成了隐蔽的行贿,客人作出了“廉洁”的表率,皆大欢喜。
在《水浒传》里,一个叫做鲁达的刑警队长带着村长史进和个体户李忠到潘家酒楼吃饭,又喝酒又吃肉,还摔了好几个盘子,吃完鲁队长对老板说:酒钱明日还你。第二天,鲁队长跑路了。在《水浒传》中,鲁达是个正面人物,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潘家酒楼老板眼里,鲁达只不过是个仗着国家公务员身份吃白食的家伙。可见,吃白食是个小事,但公务员吃白食就是个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