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咨询
网站首页 检务公开 检察动态 机构设置 机关党建 法律法规 网上12309平台 以案说法 后台管理  
首页-->管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文苑
海不择细流 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 方能就其高
】编辑: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检察院管理员  来源: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2014-07-01 04:40:08  浏览 人次

    

海不择细流 故能成其大

山不拒细壤 方能就其高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未检科 田丽静

            看完《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深感市院将其作必读书籍之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是一部细节管理专著,此书的作者汪中求先生虽不是法律界业内人士,此书也不是法律界的专业书籍,但对于我们每个法律人都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具有实际帮助。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如同周恩来总理多次强调的那样要关照小事,才能成就大事,也像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更验证了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那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孙子兵法》的开篇之说:“细节,成败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都揭示了“小中见大”、“细中见精”、“伟大与平凡”的真理。

   汪中求说如何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认识,第二就是训练。纵观社会,长久以来,中国人确实有大而化之,小而化了,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喜欢说差不多的人比比皆是,好像、似乎、也许、大概等等成了常用词。放松自己也许只是误了自己的一生,但放松所参与管理的公共事件,那将是对生命对社会的严重不负责任。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矿难事故频频发生,大桥倒塌此起彼伏,危楼事件不绝视听,违法犯纪屡禁不止。这样的局面人们本也不希望发生,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没有得到遏制。

世界知名的丰田公司第一次进军美国市场以失败告终。败北后潜下心来,研究和生产适合美国市场的车型,研究美国的代理商及顾客需求,研究外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业务活动,研究他们无法得到成功的各种细节,5年以后他们再次进军,取得成功。台湾首富王永庆从小靠卖米长大,可是生意怎么也红火不起来。王永庆就想到了别的米商不重视的细节。他想到的是送货上门,渐渐的,他的米铺生活也不冷清了。赤壁之战。曹操占据极大优势,兵多将广,装备精良,志在必得。但其忽视细节,战船相连,不识水性,又上了黄盖的苦肉计,折煞了他饮马长江的夙愿。曹操忽视细节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通过这些经典案例,我充分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对细节的关注,书中告诉我们,这就是训练。有一句话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人的习惯就是一种潜意识。当人做一件事情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就会变成一种潜意识,变成一种习惯。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所影响,关注细节就是一种习惯,要通过对关注细节的训练,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

看完这本书以后,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在深深地反省自己。由于职业习惯,我们在思想上会比普通人对于细节的关注更多一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一些对细节的忽略也许不会给犯罪嫌疑人造成怎样的影响,但那怕有一丝的忽略,就可能是一个错案,就可能会延误他几许的青春甚至会造成一辈子的伤痕,或者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就像平顶山的天价过路费案件,如果办案的检察人员多一些对细节的关注,在量刑建议上把好关,在法律与社会认知的关系上多考虑一些,就不会酿成如此荒唐大错。如果我们能像蒋汉生检察官那样关注细节,佘祥林的悲剧就不会发生。看着佘祥林那白发苍苍地衰老模样,我们的心灵都不由地震撼。我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的工作和普普通通地老百姓密切相关,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的工作必须关注细节,关注再关注,我们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把“执法为公,立检为民”真正放在心中,体现在行动上,从细节做起,从小做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放过对任何一个证据的审核,不放过一个证据链条,不放过任何一种对可能性的考虑……办案无小事,事事有证据;被告无小事,事事关生命;法律无空白,公道在人心。我们要从细节做起,时刻鞭策自己,做为一名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关注每一个未成年人,温暖每一颗心灵,重视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开展人性化的法律工作,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帮助,让他们真正从犯罪中走出来,不再危害社会,也不再留有心理阴影,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细节入手,使法律起到对社会的正向积极的矫正作用,这才是法律的真正价值所在。

同时文中指出当今的中国社会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者。这句话对我们法律界的人士也非常警示。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律、法规、规章面世,但真正地执行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法大还是情大,在中国常常被人掂量,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这些词汇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预示着它的市场、它的孕育温床。作为一名法律人,如何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重视细节管理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比如说网上办案流程,严格按照网上流程,就不会超期办案;比如说案件讨论笔录,对于定性不准的案件,由科室人员共同研究,就可以对案情多角度分析,研究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检委会会议,对于疑难复杂案件,由集体智慧共同决策,就会减少对涉案人员的错案判决。重视程序,关注细节,用制度设计来杜绝人情关,将是有效贯彻法律执行的一剂良药。

最后,不能忽视地就是关注细节对预防工作的重要性。纵观法制社会的细节,法制的问题千头万绪,普法宣传、涉法涉诉、积案上访、扶危助困、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更多也更直接的是人文教育的熏陶与培养。教育最能改变一个国度的整体现状,日本能在二战后迅速掘起,与它在教育中的投入分不开。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包括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学校,开观摩庭仅是迈出了普法宣传的一小步,但对于人整体素质的教育,培养新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是教育的根本。我们现在的小学课程中的品德与修养其实已经编的很好,但是这个课程在学校仅是副课并不受到重视,而在农村,更可以想见它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更进一步地讲,真正能受到完整小学教育的人又有多少。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涉案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孩子,德育水平不高,父母通常以打工为生,管教能力弱,法律意识淡薄,初犯偶犯现象非常明显。犯罪后通过监狱管理、社区帮扶等固然不错,但如果能通过教育强度的渗透,将九年义务教育根本地落在实处,将大大减少此种类型的犯罪温床,避免因年幼无知而步入歧途,甚至会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不间断地对下一代做好教育工作,点点滴滴、每时每刻,这就是小事,但做好这些小事正是为国造就栋梁之大事的基础。但九年义务教育不是一个口号,需要我们社会各届的人士倾力投入,制定细节,完整细节,落实细节,这样才能真正的预防犯罪,从根本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平淡是生活的常态。人生在世,并不一定非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如《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法律不是一只空文,法律不是空中楼阁,法律也不是神圣的殿堂高不可攀,作为法律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就共同构成了中国整体的法律框架,诠释着对中国法律的理解与执行。我们可能是卑微的,我们也许是渺小的,但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就其高。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重要的就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法律是一个国家保持良性发展的重要工具,如果要想法律规范、有效,就要求我们每个法律人都必须从细小的环节做起,只有每个环节,每个部位,每个点都做的非常到位,才能使它正常运转,为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11 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长江东路300号 豫ICP备06009813号
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电话67152086  案件受理大厅,电话67152089 技术支持:山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