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么在弹指挥了接近一半的刹那之间,十八年已是过眼云烟。三十八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感慨,从当年离去到故地重游井冈山已然三十八年,十八年是做为基层检察干警的我在感慨,从离开学校到投身检察机关工作至今,恍然十八年了,过的真快啊!
回想十八年前,刚走出校门的我,怀着对社会的懵懂无知和一丝敬畏,还有忽而紧张、忽而兴奋的心情,正式踏进检察院的大门,当时感觉天是明亮的,人是热情的,我很欣喜,也很激动,很快就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崭新的工作中。我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技术,来到检察院也是主要参与计算机和网络维护工作,但在当时,世界刚刚进入新的千年纪元,办公电脑还没有大量普及,在我们检察院也只有个别重要的、繁忙的工作部门才会配备电脑,绝对是办公室中的明星、宠儿。我还记得,当我犹如情人般无限爱恋的抚摸办公室中的那台电脑时,心中一片宁静的喜悦,记忆清晰如昨。但在随后的工作和接触中,那一台电脑,那一批的电脑,那个时代的电脑,却给了我无数的“惊喜”。当时的电脑,赛扬266的处理器,64M的内存,4G的硬盘,Win98的系统,电脑系统整体运行缓慢不说,要命的是还极不稳定,经常毫无任何征兆的死机、蓝屏错误、甚至系统崩溃不能继续使用。计算机之间传递数据要靠极不靠谱(经常无故阵亡)的软盘,以至于我们每次向市检察院报送电子信息材料即便准备两份软盘,都不能保障万全。让我们追寻曾经的记忆,重回那个时代,按下当年那台电脑的电源键,你将听到硬盘为你倾情演奏的“喀拉喀拉”交响曲,然而两分钟过后……,硬盘还在哼哼唧唧,桌面上一个鼠标小漏斗不停的翻来翻去,系统还没进去,等得直教人生死相许、海枯石烂……,等你耐心全无的时候,缠缠绵绵终于进入系统桌面,鼠标小箭头出现在桌面正中间,呼唤着主人的操作,我们可以收拾一下心情,开始工作了,但是在前方等着你的,可能只是苦难的开始,死机、经常性的死机、频繁的死机,就像是黑洞般,无数次的把我们辛苦工作的成果化为流水落花飘零而去,我当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辗转各个办公室,拯救同事们因为死机而丢失的文档数据,甚至有时电脑系统崩溃,彻底歇菜,我还要重装系统,重装各类软件,可谓挽狂澜于既倒……,那个年代,大家看到我就像看到救星一样,在这里,我要骄傲的说一声:那些年,小哥我人气很高啊!
时间,在一年一年的过去,不知疲倦,从不停歇,我也从当时的青葱少年,一点一点的成长,成熟,告别稚嫩和青涩,从开始时的计算机生手,遇到问题不停挠头,到处查资料,一遍一遍尝试解决最终茅塞顿开、喜笑颜开;到操作维护逐渐熟练,接到求助电话后坐到问题电脑前,听同事讲一下问题情况,拿起鼠标点上几下,就已成竹在胸,轻描淡写的几次点击操作就解决问题从而“手到病除”,宛如神医般在同事惊奇佩服的目光下飘然而去。这些年的电脑呢?当然也在与时俱进,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强,CPU和内存的处理速度在成倍成倍的提高,内存和硬盘的容量像吹气球一样在迅速扩充,电脑的软件系统也在日新月异的完善。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我的脸上,不经意间,在一年多一道皱纹的刻印着,我的电脑,在发展中更新换代,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
现在,十八年已经永远过去,曾经年少、意气飞扬的“小李”,成了胡子拉碴、不再光鲜的中年大叔,岁月这把刀对于我是无情的,但对于高速发展的数字科技却是最好的催化剂,在我由盛而衰的这些年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我们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让我们今天进入检察机关的办公室,再来看看办公电脑,强大的四核心CPU,8GB内存,1000G的硬盘,先进稳定的Win7操作系统,我们再也不用表情木然的盯着一个翻来覆去的沙漏发呆N分钟,再也听不到那个虽轻微仍觉刺耳的喀拉喀拉硬盘响,再也不用因为频繁的死机而心惊胆颤心理崩溃,除了电脑,我们还拥有遍布全国检察系统的高速办公网络,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瞬间将工作文件和数据传递到上级机关,彻底把噩梦般的软盘扔进历史的角落。有没有感觉到便利呢?真的便利了啊,这才是高科技,这才是能让人善其事的利器,对比十八年前的那台“祖宗”, 真可以说是豪华跑车与拖拉机的对比,然而完成这样翻天覆地变化的,才仅仅是十八年,弹指“半”挥间。
俱往矣,过去的十八年永远的过去了,但是未来还有无数个十八年,我们检察干警有理由相信,再过一个十八年,世界的信息化水平,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利用能力,还将会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那时的我,已经是濒临退休的“老干部”了,但是我们的检察事业必将在新时代的信息智能带领下,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