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国计民生,聚焦改革发展,擘画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突破性重大改革举措,掀开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作为基层检察机关,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将深刻学习领悟全会精神,充分履行检察职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深化理论学习,为高质效检察履职提供素能保障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会《公报》关于法治的开宗明义,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鲜明导向。检察机关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检察职能,着眼发展全局,精准定位服务大局的契合点与发力点,确保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要依托党建,创新形式,组织干警强化理论学习,深化思想认识,学懂弄通“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需要高质效检察履职”“高质效检察履职如何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同时,要深化人才强检,提升队伍素能,推动检察干警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确保检察队伍既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滚滚浪潮中紧跟时代大势,又能够以优质人才服务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聚焦改革发展,为高质效检察履职提供机制保障
“改革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基层是检察事业的根基,也是司法为民的最前沿,更应自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具体到管城区检察院,一方面,要以破解难题为标靶,改革创新为抓手,务实管用为标准,持续优化“三个结构比”,深挖检察长列席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量刑建议阐释、刑拘直诉一站式办案、“十分钟便企法律服务圈”建设、“链长+检察长”等创新机制潜能,充分促进办案质效提升,为检察履职服务大局提供持久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深化实施品牌战略,立足本院特色和优势工作,持续升级完善“商鼎”检察护企品牌、“智信”涉检矛盾化解品牌、“心灯”未成年人保护品牌等品牌建设,以品牌竞相出彩带动整体工作提升,全力保障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三、坚持司法为民,为高质效检察履职提供路径保障
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切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环境等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努力建好建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以数字赋能群众信访工作,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关注农民工、特殊病困群体、构建“数字法律监督+协同矛盾化解+社会帮扶救助”涉检信访工作新模式,持续加强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推动强制报告“随手拍”深入社区诊所、零售药房、网约民宿等“死角”,凝聚多方合力,促进破解新业态未成年人保护难题。
(作者: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王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