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News Release Conference )新闻发布会是政府或某个社会组织定期、不定期或临时举办的信息和新闻发布活动,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政府政策或组织信息,解释政府或组织的重大政策和事件。新闻发布会通常:有正规的形式,符合一定的规格,根据发布会所发布的内容精心选择召开的时间和地点;邀请记者、新闻界(媒体)负责人、行业部门主管、各协作单位代表及政府官员参加;实现了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媒体集中,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大众传播手段的集中发布,迅速将信息扩散给公众。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新闻发言人自己主持,即承担发布会活动中的新闻发布、点请记者提问、回答问题等所有环节的工作。新闻发布会的基本程序是先由发言人发布新闻,然后再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在发生重大具有积极影响的事情时,向新闻界公布信息,借助新闻提升该组织或者与该组织密切相关东西的形象的会议。
特点
1.正规隆重:形式正规,档次较高,地点精心安排,邀请记者、新闻界(媒体)负责人、行业部门主管、各协作单位代表及政府官员。
2.沟通活跃:双向互动,先发布新闻,后请记者提问回答。
3.方式优越:新闻传播面广、报刊、电视、广播、网站,集中发布(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媒体集中),迅速扩散到公众。
新闻发布会的时机与主题
(1)恰当的时机:事件前一个月或两个月左右。
(2)合适的主题:主题应集中、单一,不能同时发布几个不相关的信息。
准备
每个新闻发布会都会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会打在关于新闻发布会的一切表现形式上,包括请柬、会议资料、会场布置、纪念品等。在选择新闻发布会的标题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使用新闻发布会的字样。
2、最好在发布会的标题中说明发布会的主旨内容。
3、通常情况下,需要打出会议举办的时间、地点和主办单位。这个可以在发布会主标题下以字体稍小的方式出现。
4、有时,可以为发布会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题。这时,一般可以采取主题加副题的方式。
时间
新闻发布的时间通常也是决定新闻何时播出或刊出的时间。
因为多数平面媒体刊出新闻的时间是在获得信息的第二天,因此要把发布会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在周一、二、三的下午为宜,会议时间保证在1小时左右,这样可以相对保证发布会的现场效果和会后见报效果。
在时间选择上还要避开重要的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大篇幅报道任务,会冲淡企业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效果。
地点
场地可以选择户外(事件发生的现场,便于摄影记者拍照),也可以选择在室内。根据发布会规模的大小,室内发布会可以直接安排在办公场所或者选择酒店。
席位
摆放方式:发布会一般是主席台加下面的课桌式摆放。注意确定主席台人员。需摆放席卡,以方便记者记录发言人姓名。摆放原则是"职位高者靠前靠中,自己人靠边靠后"。
注意席位的预留,一般在后面会准备一些无桌子的坐席。
道具
最主要的道具是麦克风和音响设备。一些需要做电脑展示的内容还包括投影仪、笔记本电脑、联线、上网连接设备、投影幕布等,相关设备在发布会前要反复调试,保证不出故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背景布置和外围布置需要提前安排。一般在大堂、电梯口、转弯处有导引指示欢迎牌,要酌情安排人员做记者引导工作。
新闻发布会背景板主要衬托出会议主题,所以在设计及选材上一定要慎重考虑,新闻发布会主要采用高清晰写真布,这种材料因为无异味,不反光和高清晰的特点,所以对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气氛营造和媒体摄像都大有好处。
资料
提供给媒体的资料,一般以手提袋或文件袋的形式,整理妥当,按顺序摆放,再在新闻发布会前发放给新闻媒体,一般包含会议议程、新闻通稿、发言稿等。
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的条件一般应有以下的几方面:
良好的外型和表达能力。
执行原定计划并加以灵活调整的能力。
现场调控能力。
提问
在新闻发布会上,通常在发言人进行发言以后,有一个回答记者问的环节。可以充分通过双方的沟通,增强记者对整个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对背景资料的掌握。有准备、亲和力强的领导人接受媒体专访,可使发布会所发布的新闻素材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在答记者问时,一般由一位主答人负责回答,必要时,如涉及到专业性强的问题,由他人辅助。
发布会前主办方要准备记者答问备忘提纲,并在事先取得一致意见,尤其是主答和辅助答问者要取得共识。
媒体邀请
媒体邀请的技巧很重要,既要吸引记者参加,又不能过多透露将要发布的新闻。在媒体邀请的密度上,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邀请的时间一般以提前3到5天为宜,发布会前一天可做适当的提醒。联系比较多的媒体记者可以采取直接电话邀请的方式。相对不是很熟悉的媒体或发布内容比较严肃、庄重时可以采取书面邀请函的方式。
在记者邀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定需要邀请新闻记者,而不能邀请媒体的广告业务部门人员。有时,媒体广告人员希望借助发布会的时机进行业务联系,并作出也可帮助发稿的承诺,此时也必须进行回绝。
流程
1.迎宾签到
2.分发资料
3.会议过程
4.会后活动
5.效果评估
6.注意事项